蘇軾(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美食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
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并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宋孝宗時追謚“文忠” 。
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枯木怪石圖卷》等。
1.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代: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何似 一作:何時;又恐 一作:惟 / 唯恐)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長向 一作:偏向)
宋詞三百首 宋詞精選 初中古詩 高中古詩 豪放 中秋節 月亮 懷人 祝福 情懷 水調歌頭
2.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代: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檣櫓 一作:強虜)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間;尊 通:樽)
宋詞三百首 豪放 長江 詠史懷古 抒懷 懷才不遇 念奴嬌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宋代: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腸斷 一作:斷腸)
宋詞三百首 悼亡 愛情 思念 記夢 江城子
4.江城子·密州出獵
宋代: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宋詞三百首 初中古詩 豪放 愛國 言志 江城子
5.前赤壁賦
宋代:蘇軾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馮 通:憑)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笨陀写刀春嵳?,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朔遣苊系轮姾??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p>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共適 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辭賦精選 高中文言文 古文觀止 飲酒 感嘆 哲理
6.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宋代:蘇軾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蕭蕭 一作:瀟瀟)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宋詞三百首 小學古詩 寫景 抒懷 人生 哲理 言志 浣溪沙
7.題西林壁
宋代: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古詩三百首 小學古詩 紀游 寫山 廬山 哲理 早教 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 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
8.蝶戀花·春景
宋代: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宋詞三百首 寫景 春天 春情 蝶戀花
9.陽關曲·中秋月
宋代:蘇軾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陽關曲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宋詞精選 中秋節 月亮 離別 陽關曲
10.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代: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古詩三百首 小學古詩 西湖 寫景 早教 優美 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 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
11.望江南·超然臺作
宋代: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看 一作:望)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春天 寫景 抒情 思鄉 鄉情 望江南
12.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宋代:蘇軾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慈∶碱^鬢上。(秋涼 一作:新涼)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宋詞三百首 宋詞精選 婉約 中秋節 感嘆 人生 西江月
13.記承天寺夜游 / 記承天夜游
宋代: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初中文言文 紀游 寫景 感慨
14.石鐘山記
宋代:蘇軾
《水經》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贬B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云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古文觀止 紀游 寫景 寫山
15.鵲橋仙·七夕
宋代:蘇軾
緱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學癡牛騃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欲去??烷对?,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七夕節 月夜 送別 豪放 鵲橋仙
16.念奴嬌·中秋
宋代:蘇軾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云無留跡。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里,一聲吹斷橫笛。
中秋節 月亮 想象 向往 念奴嬌
17.屈原塔
宋代:蘇軾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精魂飄何處,父老空哽咽。至今滄江上,投飯救饑渴。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古壯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決。南賓舊屬楚,山上有遺塔。應是奉佛人,恐子就淪滅。此事雖無憑,此意固已切。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名聲實無窮,富貴亦暫熱。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節。
端午節 風俗 懷古
18.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曉景二首
宋代: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古詩三百首 題畫 想象 寫景 春天 早教 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 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
19.臨江仙·送錢穆父
宋代:蘇軾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尊 通:樽)
送別 友情 勸慰 臨江仙
20.浣溪沙·端午
宋代: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端午節 風俗 浣溪沙
21.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宋代:蘇軾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M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宋詞三百首 宋詞精選 婉約 詠物 愁情 水龍吟
22.和董傳留別
宋代:蘇軾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送別 議論 讀書
2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代: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放生魚鱉逐人來,無主荷花到處開。水枕能令山俯仰,風船解與月裴回。
烏菱白芡不論錢,亂系青菰裹綠盤。忽憶嘗新會靈觀,滯留江海得加餐。
獻花游女木蘭橈,細雨斜風濕翠翹。無限芳洲生杜若,吳兒不識楚辭招。
未成小隱聊中隱,可得長閑勝暫閑。我本無家更安往,故鄉無此好湖山。
西湖 寫雨 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 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 寫景
24.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代: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誰見 一作:時見)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宋詞三百首 月夜 抒懷 孤獨 卜算子
25.后赤壁賦
宋代:蘇軾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 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 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庇谑菙y酒與魚,復 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 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 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 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 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翩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 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皢韬?!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 邪?”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古文觀止 紀游 山水 抒情 人生 哲理
26.春宵
宋代:蘇軾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
古詩三百首 寫景 哲理 惜時
27.蝶戀花(佳人)
宋代:蘇軾
一顆櫻桃樊素口。不愛黃金,只愛人長久。學畫鴉兒猶未就。眉尖已作傷春皺。撲蝶西園隨伴走?;浠ㄩ_,漸解相思瘦。破鏡重圓人在否。章臺折盡青青柳。
蝶戀花
28.八聲甘州·寄參寥子
宋代:蘇軾
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 記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處,空翠煙霏。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約他年、東還海道,愿謝公、雅志莫相違。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正暮 一作:正春)
寫水 感嘆 人生 哲理 離別 友情 憂憤 八聲甘州
29.蝶戀花·密州上元
宋代:蘇軾
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寂寞山城人老也!擊鼓吹簫,卻入農桑社?;鹄錈粝∷断?,昏昏雪意云垂野。
元宵節 思念 憂國憂民 蝶戀花
30.南鄉子·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
宋代:蘇軾
東武望余杭,云海天涯兩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醉笑陪公三萬場。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墮淚羊公卻姓楊。
地名 思念 友情 南鄉子
31.海棠
宋代: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古詩三百首 初中古詩 寫花 海棠
32.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宋代:蘇軾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一千頃,都鏡凈,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靶μm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豪放 山水 寫景 抒情 議論 水調歌頭
33.西江月·梅花
宋代:蘇軾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么 同:幺)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
婉約 詠物 梅花 悼亡 西江月
34.賀新郎·夏景
宋代:蘇軾
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漸困倚、孤眠清熟。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臺曲。又卻是,風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秾艷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風驚綠。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簌簌。
宋詞精選 婉約 夏天 寫景 詠物 寫花 女子 孤獨 賀新郎
35.寒食雨二首
宋代:蘇軾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濛濛水云里??这抑蠛?,破灶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寒食節 寫雨 感嘆 歲月
36.阮郎歸·初夏
宋代:蘇軾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碧紗窗下水沈煙。棋聲驚晝眠。(水沈 一作 水沉)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婉約 閨怨 夏天 寫景 阮郎歸
37.喜雨亭記
宋代:蘇軾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則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書;漢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孫勝敵,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齊,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風之明年,始治官舍。為亭于堂之北,而鑿池其南,引流種木,以為休息之所。是歲之春,雨麥于岐山之陽,其占為有年。既而彌月不雨,民方以為憂。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與慶于庭,商賈相與歌于市,農夫相與忭于野,憂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適成。
于是舉酒于亭上,以屬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則無麥?!薄笆詹挥昕珊??”曰:“十日不雨則無禾?!薄盁o麥無禾,歲且薦饑,獄訟繁興,而盜賊滋熾。則吾與二三子,雖欲優游以樂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遺斯民,始旱而賜之以雨。使吾與二三子得相與優游以樂于此亭者,皆雨之賜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從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為襦;使天而雨玉,饑者不得以為粟。一雨三日,伊誰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歸之天子。天子曰不然,歸之造物。造物不自以為功,歸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p>
古文觀止 詠物 寫雨 憂國憂民
38.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宋代:蘇軾
王定國歌兒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麗,善應對,家世住京師。定國南遷歸,余問柔:“廣南風土, 應是不好?”柔對曰:“此心安處,便是吾鄉?!币驗榫Y詞云。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天應乞與 一作:天教分付; 盡道 一作:自作)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宋詞三百首 寫人 贊美 女子 定風波
39.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宋代:蘇軾
緱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學癡牛騃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欲去。 客槎曾犯,銀河微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七夕節 送別 友情 鵲橋仙
40.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宋代:蘇軾
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夏天 閨怨 菩薩蠻
41.賈誼論
宋代:蘇軾
非才之難,所以自用者實難。惜乎!賈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古之賢人,皆負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萬一者,未必皆其時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觀賈生之論,如其所言,雖三代何以遠過?得君如漢文,猶且以不用死。然則是天下無堯、舜,終不可有所為耶?仲尼圣人,歷試于天下,茍非大無道之國,皆欲勉強扶持,庶幾一日得行其道。將之荊,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齊,三宿而后出晝,猶曰:“王其庶幾召我?!本又蝗虠壠渚?,如此其厚也。公孫丑問曰:“夫子何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誰哉?而吾何為不豫?”君子之愛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與有為,而可以無憾矣。若賈生者,非漢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漢文也。
夫絳侯親握天子璽而授之文帝,灌嬰連兵數十萬,以決劉、呂之雌雄,又皆高帝之舊將,此其君臣相得之分,豈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賈生,洛陽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間,盡棄其舊而謀其新,亦已難矣。為賈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絳、灌之屬,優游浸漬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舉天下而唯吾之所欲為,不過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談之間,而遽為人“痛哭”哉!觀其過湘為賦以吊屈原,紆郁憤悶,趯然有遠舉之志。其后以自傷哭泣,至于夭絕。是亦不善處窮者也。夫謀之一不見用,則安知終不復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變,而自殘至此。嗚呼!賈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識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遺俗之累。是故非聰明睿智不惑之主,則不能全其用。古今稱苻堅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盡斥去其舊臣,而與之謀。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備論之。亦使人君得如賈生之臣,則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見用,則憂傷病沮,不能復振。而為賈生者,亦謹其所發哉!
古文觀止 議論 寫人 壯志難酬
42.惠州一絕 / 食荔枝
宋代:蘇軾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不辭 一作:不妨)
地名 贊美 荔枝
43.留侯論
宋代:蘇軾
古之所謂豪杰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夫子房受書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隱君子者出而試之。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皆圣賢相與警戒之義;而世不察,以為鬼物,亦已過矣。且其意不在書。
當韓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鋸鼎鑊待天下之士。其平居無罪夷滅者,不可勝數。雖有賁、育,無所復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鋒不可犯,而其勢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擊之間;當此之時,子房之不死者,其間不能容發,蓋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盜賊,何者?其身之可愛,而盜賊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蓋世之才,不為伊尹、太公之謀,而特出于荊軻、聶政之計,以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鮮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p>
楚莊王伐鄭,鄭伯肉袒牽羊以逆;莊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彼焐嶂?。勾踐之困于會稽,而歸臣妾于吳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報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剛也。夫老人者,以為子房才有余,而憂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剛銳之氣,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謀。何則?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間,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驚,而項籍之所不能怒也。
觀夫高祖之所以勝,而項籍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項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戰百勝而輕用其鋒;高祖忍之,養其全鋒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當淮陰破齊而欲自王,高祖發怒,見于詞色。由此觀之,猶有剛強不忍之氣,非子房其誰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為魁梧奇偉,而其狀貌乃如婦人女子,不稱其志氣。嗚呼!此其所以為子房歟!
古文觀止 議論 寫人 散文
44.守歲
宋代:蘇軾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
春節 勉勵 惜時
45.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
宋代:蘇軾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游南山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婉約 紀游 寫景 浣溪沙
46.南歌子·游賞
宋代:蘇軾
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樓。不羨竹西歌吹、古揚州。菰黍連昌歜,瓊彝倒玉舟。誰家水調唱歌頭。聲繞碧山飛去、晚云留。
端午節 游賞 景點 抒情 南歌子
47.定風波·重陽
宋代:蘇軾
與客攜壺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飛,塵世難逢開口笑,年少,菊花須插滿頭歸。酩酊但酬佳節了,云嶠,登臨不用怨斜暉。古往今來誰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節日 重陽節 登高 飲酒 抒懷 定風波
48.方山子傳
宋代:蘇軾
方山子,光、黃間隱人也。少時慕朱家、郭解為人,閭里之俠皆宗之。稍壯,折節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晚乃遁于光、黃間,曰岐亭。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棄車馬,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人莫識也。見其所著帽,方聳而高,曰:“此豈古方山冠之遺象乎?”因謂之方山子。
余謫居于黃,過岐亭,適見焉。曰:“嗚呼!此吾故人陳慥季常也。何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問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環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聳然異之。
獨念方山子少時,使酒好劍,用財如糞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見方山子從兩騎,挾二矢,游西山。鵲起于前,使騎逐而射之,不獲。方山子怒馬獨出,一發得之。因與余馬上論用兵及古今成敗,自謂一世豪士。今幾日耳,精悍之色猶見于眉間,而豈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勛閥,當得官,使從事于其間,今已顯聞。而其家在洛陽,園宅壯麗與公侯等。河北有田,歲得帛千匹,亦足以富樂。皆棄不取,獨來窮山中,此豈無得而然哉?
余聞光、黃間多異人,往往陽狂垢污,不可得而見。方山子倘見之歟?
古文觀止 寫人 隱居 生活 抒懷
49.中秋見月和子由
宋代:蘇軾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盡銀闕涌,亂云脫壞如崩濤。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何人艤舟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青熒滅沒轉前山,浪飐風回豈復堅。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鳴露草。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惟楚老。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臺客。
節日 中秋節 詠物 寫月
50.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
宋代:蘇軾
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一笑溫。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
春游 敘事
51.虞美人·有美堂贈述古
宋代:蘇軾
湖山信是東南美,一望彌千里。使君能得幾回來?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燈初上,水調誰家唱?夜闌風靜欲歸時,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寫景 地名 離別 友情 虞美人
52.木蘭花令·次馬中玉韻
宋代:蘇軾
知君仙骨無寒暑。千載相逢猶旦暮。故將別語惱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落花已逐回風去?;ū緹o心鶯自訴。明朝歸路下塘西,不見鶯啼花落處。
友人 贈答 抒情 木蘭花令
53.臨江仙·送王緘
宋代:蘇軾
忘卻成都來十載,因君未免思量。憑將清淚灑江陽。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涼。 坐上別愁君未見,歸來欲斷無腸。殷勤且更盡離觴。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
送別 悼亡 失意 思鄉 臨江仙
54.九日次韻王鞏
宋代:蘇軾
我醉欲眠君罷休,已教從事到青州。鬢霜饒我三千丈,詩律輸君一百籌。聞道郎君閉東閣,且容老子上南樓。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重陽節 抒情 懷才不遇 九日
55.贈劉景文
宋代: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最是 一作:正是)
古詩三百首 小學古詩 寫景 勉勵
56.涪州得山胡?善鳴,出黔中?
宋代:蘇軾
終日鎖筠籠,回頭惜翠茸。誰知聲?畫?畫,亦自意重重。夜宿煙生浦,朝鳴日上峰。故巢何足戀,鷹隼豈能容。
57.六幺令·天中節
宋代:蘇軾
虎符纏臂,佳節又端午。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吊祭江誦君賦。感嘆懷王昏聵,悲戚秦吞楚。異客垂涕淫淫,鬢白知幾許?朝夕新亭對泣,淚竭陵陽處。汨羅江渚,湘累已逝,惟有萬千斷腸句。
節日 端午節
58.浣溪沙·荷花
宋代:蘇軾
四面垂楊十里荷,問云何處最花多。畫樓南畔夕陽和。 天氣乍涼人寂寞,光陰須得酒消磨。且來花里聽笙歌。
秋天 荷花 抒懷 寂寞 浣溪沙
59.浣溪沙·重九舊韻
宋代:蘇軾
白雪清詞出坐間。愛君才器兩俱全。異鄉風景卻依然??珊尴喾昴軒兹?,不知重會是何年。茱萸子細更重看。
重陽節 送別 友人 抒情 浣溪沙
60.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
宋代:蘇軾
肩輿任所適,遇勝輒留連。焚香引幽步,酌茗開靜筵。微雨止還作,小窗幽更妍。盆山不見日,草木自蒼然。忽登最高塔,眼界窮大千。卞峰照城郭,震澤浮云天。深沉既可喜,曠蕩亦所便。幽尋未云畢,墟落生晚煙。歸來記所歷,耿耿清不眠。道人亦未寢,孤燈同夜禪。
端午節 紀游 寫景
61.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宋代:蘇軾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宋詞三百首 飲酒 抒懷 曠達 臨江仙
62.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
宋代:蘇軾
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云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嘆。
宋詞三百首 豪放 寫景 抒情 悵惘 人生 永遇樂
63.惠崇春江晚景
宋代: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小學古詩 題畫 春天 寫景
64.南鄉子·自述
宋代:蘇軾
涼簟碧紗廚。一枕清風晝睡馀。睡聽晚衙無一事,徐徐。讀盡床頭幾卷書。搔首賦歸歟。自覺功名懶更疏。若問使君才與術,何如。占得人間一味愚。
詠懷 生活 感慨 南鄉子
65.浣溪沙·漁父
宋代:蘇軾
西塞山邊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寫景 田園 寫人 熱愛 自然 浣溪沙
66.江神子·恨別
宋代:蘇軾
天涯流落思無窮!既相逢,卻匆匆。攜手佳人,和淚折殘紅。為問東風余幾許?春縱在,與誰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歸鴻,去吳中?;厥着沓?,清泗與淮通。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欲寄 一作:寄我)
春天 離別 寫景 抒情 江神子
67.少年游·端午贈黃守徐君猷
宋代:蘇軾
銀塘朱檻麹塵波,圓綠卷新荷。蘭條薦浴,菖花釀酒,天氣尚清和。好將沉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獄草煙深,訟庭人悄,無吝宴游過。
端午 寫景 抒情 愛國 少年游
68.菩薩蠻·濕云不動溪橋冷
宋代:蘇軾
濕云不動溪橋冷。嫩寒初透東風影。橋下水聲長。一枝和月香。人憐花似舊?;ū热藨?。莫憑小欄干。夜深花正寒。
夜晚 月亮 寫景 抒情 凄清 菩薩蠻
69.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宋代:蘇軾
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東二十里,常與泗水增減清濁相應。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繰 通:繅)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宋詞三百首 初中古詩 鄉村 生活 浣溪沙
70.菩薩蠻·七夕
宋代:蘇軾
風回仙馭云開扇,更闌月墜星河轉。枕上夢魂驚,曉檐疏雨零。相逢雖草草,長共天難老。終不羨人間,人間日似年。
節日 七夕 菩薩蠻
71.減字木蘭花·春月
宋代:蘇軾
二月十五夜,與趙德麟小酌聚星堂
春庭月午,搖蕩香醪光欲舞。步轉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輕云薄霧,總是少年行樂處。不似秋光,只與離人照斷腸。
宋詞精選 婉約 春天 月亮 傷懷 減字木蘭花
72.定風波·兩兩輕紅半暈腮
宋代:蘇軾
十月九日,孟亨之置酒秋香亭。有雙拒霜,獨向君猷而開,坐客喜笑,以為非使君莫可當此花,故作是篇。
兩兩輕紅半暈腮,依依獨為使君回。若道使君無此意,何為,雙花不向別人開。但看低昂煙雨里,不已。勸君休訴十分杯。更問尊前狂副使。來歲?;ㄩ_時節與誰來。
詠物 寫花 贊美 定風波
73.滿江紅·寄鄂州朱使君壽昌
宋代:蘇軾
江漢西來,高樓下、蒲萄深碧。猶自帶、岷峨雪浪,錦江春色。君是南山遺愛守,我為劍外思歸客。對此間、風物豈無情,殷勤說。 江表傳,君休讀??裉幨?,真堪惜??罩迣W鵡,葦花蕭瑟。不獨笑書生爭底事,曹公黃祖俱飄忽。愿使君、還賦謫仙詩,追黃鶴。
寫景 山水 詠史懷古 思鄉 友情 滿江紅
74.東坡
宋代:蘇軾
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莫嫌犖確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田園 生活
75.菩薩蠻·夏景回文
宋代:蘇軾
火云凝汗揮珠顆。顆珠揮汗凝云火。瓊暖碧紗輕。輕紗碧暖瓊。暈腮嫌枕印。印枕嫌腮暈。閑照晚妝殘。殘妝晚照閑。
夏天 寫人 菩薩蠻
76.菩薩蠻·回文秋閨怨
宋代:蘇軾
井桐雙照新妝冷,冷妝新照雙桐井。羞對井花愁,愁花井對羞。影孤憐夜永,永夜憐孤影。樓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樓。
秋天 閨怨 菩薩蠻
77.漁家傲(送張元唐省親秦州)
宋代:蘇軾
一曲陽關情幾許。知君欲向秦川去。白馬皂貂留不住?;厥滋?。孤城不見天霖霧。到日長安花似雨。故關楊柳初飛絮。漸見靴刀迎夾路。誰得似。風流膝上王文度。
漁家傲
78.江城子·江景
宋代:蘇軾
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婉約 山水 音樂 江城子
79.蝶戀花·京口得鄉書
宋代:蘇軾
雨后春容清更麗。只有離人,幽恨終難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瓊梳擁青螺髻。一紙鄉書來萬里。問我何年,真個成歸計。白首送春拚一醉。東風吹破千行淚。
送別 春天 寫景 抒情 孤獨 蝶戀花
80.木蘭花令·元宵似是歡游好
宋代:蘇軾
元宵似是歡游好。何況公庭民訟少。萬家游賞上春臺,十里神仙迷海島。平原不似高陽傲。促席雍容陪語笑。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拚醉倒。
元宵節 游玩 抒情 木蘭花令
81.蝶戀花·春事闌珊芳草歇
宋代:蘇軾
春事闌珊芳草歇??屠镲L光,又過清明節。小院黃昏人憶別。落紅處處聞啼鴂。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斷魂銷,應是音塵絕。夢破五更心欲折。角聲吹落梅花月。
清明 思念 家鄉 離情 蝶戀花
82.九日黃樓作
宋代:蘇軾
去年重陽不可說,南城夜半千漚發。水穿城下作雷鳴,泥滿城頭飛雨滑。黃花白酒無人問,日暮歸來洗靴襪。豈知還復有今年,把盞對花容一呷。莫嫌酒薄紅粉陋,終勝泥中事鍬鍤。黃樓新成壁未干,清河已落霜初殺。朝來白露如細雨,南山不見千尋剎。樓前便作海茫茫,樓下空聞櫓鴉軋。薄寒中人老可畏,熱酒澆腸氣先壓。煙消日出見漁村,遠水鱗鱗山齾齾。詩人猛士雜龍虎,楚舞吳歌亂鵝鴨。一杯相屬君勿辭,此境何殊泛清霅。
重陽節 九日
83.新城道中二首
宋代:蘇軾
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嶺上晴云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西崦人家應最樂,煮芹燒筍餉春耕。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邊委轡聽溪聲。散材畏見搜林斧,疲馬思聞卷旆鉦。細雨足時茶戶喜,亂山深處長官清。人間岐路知多少,試向桑田問耦耕。
春天 寫景 喜悅 熱愛 自然
84.趙昌寒菊
宋代:蘇軾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詠物 菊花 品格
85.富人之子
宋代:蘇軾
齊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一日,艾子謂其父曰:“君之子雖美,而不通世務,他日曷能克其家?”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豈有不通世務者耶?”艾子曰:“不須試之他,但問君之子,所食者米,從何來?若知之,吾當妄言之罪?!备杆旌羝渥訂栔?。其子嘻然笑曰:“吾豈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來?!逼涓搞溉桓娜菰唬骸白又奚跻?彼米不是田中來?”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p>
小學文言文 寓言 故事 哲理
86.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宋代:蘇軾
余去歲在東武,作《水調歌頭》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從彭門居百余日,過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別。余以其語過悲,乃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為戒,以退而相從之樂為慰云耳
安石在東海,從事鬢驚秋。中年親友難別,絲竹緩離愁。一旦功成名遂,準擬東還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軒冕,遺恨寄滄洲。歲云暮,須早計,要褐裘。故鄉歸去千里,佳處輒遲留。我醉歌時君和,醉倒須君扶我,惟酒可忘憂。一任劉玄德,相對臥高樓。
故事 抒情 水調歌頭
87.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宋代:蘇軾
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佳節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宋詞精選 秋天 寫景 抒懷 南鄉子
88.浣溪沙·半夜銀山上積蘇
宋代:蘇軾
半夜銀山上積蘇,朝來九陌帶隨車。濤江煙渚一時無??崭褂性娨掠薪Y,濕薪如桂米如珠。凍吟誰伴捻髭須。
冬天 寫景 寫雪 懷人 浣溪沙
89.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宋代:蘇軾
行歌野哭兩堪悲,遠火低星漸向微。病眼不眠非守歲,鄉音無伴苦思歸。重衾腳冷知霜重,新沐頭輕感發稀。多謝殘燈不嫌客,孤舟一夜許相依。
南來三見歲云徂,直恐終身走道途。老去怕看新歷日,退歸擬學舊桃符。煙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尋病客須。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后飲屠蘇。
節日 抒情 孤寂
90.洞仙歌·詠柳
宋代:蘇軾
江南臘盡,早梅花開后,分付新春與垂柳。細腰肢自有入格風流,仍更是、骨體清英雅秀。永豐坊那畔,盡日無人,誰見金絲弄晴晝?斷腸是飛絮時,綠葉成陰,無個事、一成消瘦。又莫是東風逐君來,便吹散眉間一點春皺。
詠物 柳樹 同情 少女 洞仙歌
91.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
宋代:蘇軾
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寫景 寫人 隱居 生活 抒懷 鷓鴣天
92.菩薩蠻·回文
宋代:蘇軾
嶠南江淺紅梅小,小梅紅淺江南嶠。窺我向疏籬,籬疏向我窺。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離別惜殘枝,枝殘惜別離。
寫花 梅花 贊美 菩薩蠻
93.書戴嵩畫牛 / 杜處士好書畫
宋代:蘇軾
蜀中有杜處士 ,好書畫,所寶以百數。有戴嵩《?!芬惠S,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自隨。
一日曝書畫,而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此畫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碧幨啃Χ恢?。古語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辈豢筛囊?。
寓理 故事 小學文言文
94.臨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
宋代:蘇軾
冬夜夜寒冰合井,畫堂明月侵幃。青缸明滅照悲啼。青缸挑欲盡,粉淚裛還垂。未盡一尊先掩淚,歌聲半帶清悲。情聲兩盡莫相違。欲知腸斷處,梁上暗塵飛。
冬天 寫景 送別 抒情 臨江仙
95.浣溪沙·縹緲紅妝照淺溪
宋代:蘇軾
縹緲紅妝照淺溪。薄云疏雨不成泥。送君何處古臺西。廢沼夜來秋水滿,茂林深處晚鶯啼。行人腸斷草凄迷。
寫景 送別 浣溪沙
96.花影
宋代:蘇軾
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掃不開。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卻教 一作:又教)
詠物 抒懷 失意
97.小兒不畏虎
宋代:蘇軾
有婦人晝日置小兒沙上而浣衣于水者?;⒆陨缴像Y來,婦人倉皇沉水避之。二小兒戲沙上自若?;⑹煲暰弥?,至以首抵觸,庶幾其一就懼;而兒癡,竟不知?;⒁鄬ぷ淙?。噫,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懼之人,威亦無所施歟!
初中文言文 哲理 寓言 故事
98.蝦蟆培
宋代:蘇軾
蟆背似覆盂,蟆頤如偃月。謂是月中蟆,開口吐月液。根源來甚遠,百尺蒼崖裂。當時龍破山,此水隨龍出。入江江水濁,猶作深碧色。稟受苦潔清,獨與凡水隔。豈惟煮茶好,釀酒應無敵。
99.南鄉子·梅花詞和楊元素
宋代:蘇軾
寒雀滿疏籬,爭抱寒柯看玉蕤。忽見客來花下坐,驚飛。蹋散芳英落酒卮。 痛飲又能詩,坐客無氈醉不知?;ūM酒闌春到也,離離。一點微酸已著枝。
詠物 梅花 飲酒 南鄉子
100.浣溪沙·軟草平莎過雨新
宋代:蘇軾
徐州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東二十里,常與泗水增減清濁相應。
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何時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田園 生活 向往 風情 浣溪沙
蘇軾(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美食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在鳳翔、杭州、密
定風波,唐代教坊曲。據說,曲名來源于兩首敦煌曲子詞。兩詞為武將與儒士回答,定風波以喻平定社會動亂,詞風豪健,為此調之始詞。定風波最經典的詞,當屬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曠達超脫的胸襟,賦予定風波無限的豪氣。除了蘇軾的《定風波》,史上還有許多優秀的《定風波》詞,詩詞君介紹十首,看有你喜歡的沒? 最曠達
蘇軾《九日黃樓作》去年重陽不可說,南城夜半千漚發。水穿城下作雷鳴,泥滿城頭飛雨滑。黃花白酒無人問,日暮歸來洗靴襪。豈知還復有今年,把盞對花容一呷。莫嫌酒薄紅粉陋,終勝泥中事鍬鍤。黃樓新成壁未干,清河已落霜初殺。朝來白露如細雨,南山不見千尋剎。樓前便作海茫茫,樓下空聞櫓鴉軋。薄寒中人老可畏,熱酒澆腸氣先壓。煙消
七言絕句是絕句的一種,屬于近體詩范疇,絕句是由四句組成,有嚴格的格律要求。每句七個字的絕句即是七言絕句。七言絕句出現于六朝時期,成熟于唐代,盛唐時期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被稱為"七絕圣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在盛唐詩
原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宋】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譯文
轉眼就是農歷八月十八,又到浙江海寧觀潮的好時節。囿于疫情,不能前往,我想在此談談古人是怎樣觀潮,記觀潮的。大詩人蘇東坡認為,“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蘇軾《觀潮》),意思是廬山美麗神秘的煙雨和錢塘江宏偉壯觀的潮汐,很值得去觀賞一番。無緣去觀賞廬山的煙雨和錢塘江的潮汐,是會遺憾終身的。我是江西人,廬山
蘇軾是宋代偉大的文學家,他留下許多令人稱誦的詩作,其中的許多如《水調歌頭》、《念奴嬌》等千古流傳。其實,蘇軾還有許多詩詞,細細讀之,意味深長,今天,我們來讀一讀蘇軾的十首冷門詩詞,見證他的絕世才華。如夢令·春思【宋】蘇軾手種堂前桃李,無限綠陰青子。簾外百舌兒,驚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橋流水。? 這首詞